责任温暖丨倡导垃圾分类,共筑美好家园
垃圾分类,对大众来说并不算一个陌生的词汇。早在1957年7月12日,《北京日报》头版头条就刊载了《垃圾要分类收集》一文,这是我国首次提出“垃圾分类”概念。2000年6月,8个城市开启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然而,20余年过去了,垃圾分类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造成垃圾分类无法快步推行的原因有很多,首当其冲的便是人们分类意识的问题。
为增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垃圾分类人人知晓、全民参与的共同目标,傲蓝得环境开展了一系列的垃圾分类宣传督导活动。
宣传工作进社区 分类理念入人心
在宣传工作方面,傲蓝得环境开展了“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百日行”、“志愿服务进家门”、“垃圾分类小手拉大手”等多样化的活动。
在入户过程中,社区志愿者与垃圾分类督导员挨家挨户向小区居民发放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手册,告知居民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对环境的好处,让他们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垃圾分类小手拉大手”活动中,宣讲人员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现场还摆放了蓝色、绿色、红色、黄色四个分类收集桶,这是工作人员特别为孩子们准备的垃圾分类学习道具,帮助他们具体了解如何分类垃圾。引导孩子们学习如何识别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
现场督导保落实 正确投放有指引
为了实时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到位,傲蓝得环境还安排了督导员在垃圾点位进行现场旁站督导。
“您好,塑料袋是属于其他垃圾,菜梗菜叶是厨余垃圾,下次可以在家里分开后再下来投放,感谢您配合垃圾分类工作。”在垃圾分类站点旁,傲蓝得环境的志愿者们耐心地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垃圾分类是场革命,一开始总是有人分不清楚,就必须有人督导、提醒,时间久了居民就慢慢习惯了。”傲蓝得环境的工作人员在介绍经验时,特别强调督导员的重要性。
垃圾点位勤清洁 精细化管理见成效
小区垃圾投放点是生活垃圾的主要投放处,若不及时清洗,就会滋生细菌和异味,增加传播疾病的隐患。小区环境优美是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垃圾箱体和垃圾桶的干净与否,也影响着小区的居住环境。
在垃圾分类宣传的同时,傲蓝得同样重视垃圾点位的卫生管理工作。每天对分类设施进行定期的除臭和消杀,确保垃圾点位的整洁卫生。
定期清洁垃圾投放点位不仅有效加强了垃圾桶的维护管理,提高垃圾桶的使用寿命,也让小区业主们更加愿意“往前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从而杜绝垃圾不入桶和不分类的现象,让小区尽可能减少污染,共同维护小区环境的卫生。
傲蓝得环境的垃圾分类宣传督导活动赢得了辖区居民的一致认可,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参与度,营造了垃圾分类良好氛围。参与活动的居民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为创建无废小区、共建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活垃圾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矿产”,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分类不仅是城市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更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
傲蓝得环境将坚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工作,推动全民绿色化生活新风尚,努力为地球多添一抹绿色!